論文寫不下去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18-02-25 09:48:34
面臨畢業(yè)的時候,總有一部分學生糾結論文寫作問題,
論文寫不下去時咋辦?借鑒下老司機的論文寫作,希望能在論文寫作短路迷茫的時候能豁然明白;
論文寫不下去了分幾種情況。
一、方向性的寫不下去了
整個問題和解決方案受到了致命的打擊,證明錯誤或者證明無用功,尤其是導師在聽完你的解釋之后搖頭對你說你還要再下功夫的時候。
從長遠講的話,下一篇論文一定要做充足準備工作,避免做了不少工作之后再被拍死。雖說這不少的工作或多或少的也是有一定貢獻的,但是這樣的貢獻總是間接的,效率真的受影響,同時心理上也會受到沉重的打擊。
從短期看,要仔細的想想,是怎么被證明錯誤或者無用功的,換一個思路,甚至換一個場景,可能就不是錯誤或者無用的。這個時候應該沉得住氣,因為研究本來就是一個迂回前進的過程,REsearch嘛,來回找嘛。每個地方都淺嘗輒止那么每個地方都會一無是處。
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放松一下,做點別的,休息一天。明天天亮之后又是一條好漢。
另外:針對新浪微博@talkto廖華 的意見,即導師覺得好,但是自己知道東西不行,自己說服不了自己?;蛘哒f不愿意去忽悠一個自己都覺得不行的東西。我記得有一個老師跟我說過,寫論文、做報告等等本身就是一個說服別人的過程,說服別人首先要說服自己,如果連自己都說服不了就不可能說服別人。因此針對這種情況,還是去解決自己,看看到底是自己的問題還是什么問題,要么說服自己做下去,要么說服自己不要做下去了。
該部分分割線以下有續(xù)。
二、結構性的寫不下去了
當論文解決的問題明確,方向受到鼓勵,方案清晰的時候,寫不下去的基本就是結構性的了。這里也分幾種情況:
1、對當前的研究現(xiàn)狀了解的不是很透徹,不知道寫到什么程度適合其這個領域的人讀,即不覺得太初級,又不覺得沒有介紹到。寫論文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做的東西很簡單,沒什么好說的,同時不甚清楚別人的方法,或者對別人方法缺乏系統(tǒng)的總結和歸納,不敢把別人的工作寫出來做對比。簡單說,就是不能做到旁征博引,知識體系不完備。
2、對自己要寫的東西沒有想清楚,這個時候要停下來好好想一想問題出在什么地方,整理一下筆記,畫個簡圖調(diào)整一下思路,這個時候要是把精力都費在了遣詞造句上可能怎么都寫不出來了。其實對于很熟悉或者深入很久有很多想法的領域,想不說出點東西都很難,如果有的地方實在說不出東西,可能真的是沒有東西,或者研究的不夠深入,這都需要繼續(xù)深入進行研究,而不是深入進行寫作。或者先不要繼續(xù)寫下去了,去做一做實驗,從寫作中暫時解放出來,把精力轉移到論文實際處理的事情上去,這里更加有助于理解問題,理解解決方法。
3、想清楚了問題,但是覺得不好表達,這時可以考慮畫個圖,制個表,列個1234,把思路好好理清楚,其實這種情況還是很容易解決的。其實舉個例子,哪怕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既可以讓文章更加豐滿,又可以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你想表達的意思。
4、覺得文章條理不清楚,就好像平時說話的時候說著說著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了一樣。需要從整個文章中跳出來,思考一下。因為這時可能人的思維已經(jīng)陷入了細節(jié),忽略了整體。
5、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截稿要十頁,一不小心寫了十幾頁,必須要刪回去,這種苦逼的情況其實可以將這篇論文分裂成兩篇,另一篇就可以投別的會議或者期刊了。
文章的整體結構是需要設計的,摘要引言很重要這個不需要說了。背景介紹,方法介紹,貢獻介紹,結論介紹一個都不能少,某一個方面寫不下去了可以先跳到另外一個方面去寫,看看有什么還沒有說清楚的,看看有什么還可以寫的更豐滿的。
文章不同部分之間是需要相互呼應的,比如在每一章開始的時候可以把整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總體說一遍,可能就是在重復introduction里的一句話,我以前就蠻鄙視這種做法的,覺得就是充字數(shù),但是現(xiàn)在意識到這樣確實是把讀者拉回到你的思路上的一個有效途徑,如果覺得不應該充字數(shù),總體提的時候簡練一些即可。同理,在章節(jié)結束的時候總結一句,在下一節(jié)開始的是提一下前幾章的內(nèi)容。
寫論文的要注意理論結合實際,該做實驗就得做實驗,實驗完了就要有比較有思考有總結。有實驗條件,想清楚了就可以上,不然想多了沒有價值效率非常低,同時實驗做完了不等于做完了事情,要及時的反饋到論文中,對論文進行及時的修改和調(diào)整。
三、詞句級的寫不下去了
語言駕馭能力不強,想法憋著寫不出來,寫出來怕寫不好。
簡單描述就是不知道怎么寫,怎么表達。第一,不知道有什么組織語言的方法,如何正著說,如何反著說,如何舉例說,如何總結說,,如何加公式或者偽代碼什么的。這是要需要訓練的,需要多讀多寫的??梢钥紤]放下自己的文章,看別人的文章,看看人家怎么組織語言,怎么變化寫法的。
第二,就是語言功底,不光是英文,有的時候中文的正式語句組織起來都還覺得不是很順當。
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法就是先寫,第二遍修改時再修補,如果第一遍寫的時候就陷入了英文語句組織中去了肯定就不行了。
有一種提高語言駕馭能力的方法,就是平時讀論文的時候做摘抄筆記,只是這種方法比較難以堅持。。
推薦一個《英語論文寫作常用句子》[1]。最好是自己摘下來做基礎筆記,日后遇到好句子就加進來,即上面講的摘抄筆記。
四、心理上的寫不下去了
人有的時候很奇怪的,一句話都寫不出,甚至沒有原因。
這時調(diào)整心態(tài)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引用一句別人的話:“碩士跟博士是一個訓練的過程,而不是寫經(jīng)典之作的過程”[2],博士學位再高,也是還是一個學位,期望博士階段就為人類社會做出巨大貢獻是不可能的,因此放平心態(tài),把論文的完成當成一個目標,不要成為是一種的心理障礙或是心理負擔。
這樣說好像有點大了,但是想更上一層樓的期望每個人還都是有的,所以在寫文章的時候往往會對自己有一個很高的期望,然而隨著論文的撰寫,不停的調(diào)低期望值也會慢慢的讓人絕望。
同時,要有一種訓練自己的意識,要每隔一段時間就給自己一個挑戰(zhàn),一周或者一個月。去完成一個會議的deadline,去完成一次報告等等。
還有一種很好的方法,就是去找人交流,比如導師、師兄、同學,找他們?nèi)チ奶?,看看他們對你做的工作有什么建議,看看他們在做什么,可能你在表達自己的時候為了把事情說清楚自然的會把寫論文的邏輯捋清楚,同時也可以極大的拓展自己的思路。另外還可以給學術上的網(wǎng)友發(fā)郵件,比如自己領域的大牛,在國外留學的同學等等,不要把發(fā)郵件當作寫論文,可能當你把郵件寫好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寫了不少論文了。
Papertime論文檢測小編經(jīng)常與大家分享關于論文寫作等方面的信息~